目前位置: 首頁 » 公告中心
美中談妥協議 台灣代價知多少?
 [列印]添加時間:2019-12-24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瀏覽次數:2
 2019-12-21 01:09經濟日報 社論

美國與中國大陸歷經12個月的談判起伏後,似乎終於突破口水層次,出現第一份白紙黑字的協議。不過,當前美中關係脆弱且敏感,從簽署到未來落實都有不確定性。就算成功,美中協議對台灣有利有弊,不能太過興奮。

對於協議文本範圍及內容,雙方此次對外說法基本一致,反映出共識程度,應是好事。按照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公布的摘要,中方承諾事項包含強化智財權保護、不公平強制技術移轉規範、解決美國農產品的檢驗檢疫問題、擴大開放金融服務、匯率穩定規範、貿易擴張承諾及爭端解決機制。雖然表述略有出入,但跟中國商務部說明的章節範圍相同。

再者,在各界最關切的關稅移除問題上,中方表示以美方訊息為準,而USTR則表示,美國自今年9月1日起對包括服飾鞋類等價值1,200億美元中國產商品課徵的15%關稅將減半為7.5%,更重要的是原訂12月15日針對智慧型手機、筆電等最後一批中國製產品徵收的15%關稅,暫緩實施。

美國有意見者批判協議內容「都是老梗」(So yesterday)。不過,本次談判在性質上原本就是5月談判破局後的復談,只是把未完成的作業寫完,老梗很自然。關稅降幅也被指出不足;目前仍有近五成的中國製品面對25%的關稅,另外二成五的中國製品關稅從15%調降至7.5%,真正能夠完全倖免的產品只占少數。

這樣的結果到底有無意義,端視解讀的視野。從在中國替美商代工手機、筆電的台灣電子五哥角度,意味著可以更從容地安排供應鏈調整,當然是不能再好的結果。對美中經濟而言,本次協議雖無法逆轉經濟下行趨勢,但或可提供部分「穩預期」的效果,對雙方、台灣乃至於亞太都有正面意義。不過,對抱持「美中之間一切能回到過去」的期盼者而言,自然要感到失望。更何況,從華為開始的科技戰,既未納入談判,對抗範圍及類型也持續蔓延擴大,因此從失望惡化到失落,恐怕是長期必然結果。

故且不論美中貿易戰後續發展的影響,本次協議中對消除貿易逆差方法的共識,本身就是下一波衝擊所在。按美國說法,中方承諾在未來兩年內增加美國農產品、製造商品、食品、海鮮、能源產品與服務等的進口,而且增加的金額會比2017年金額至少多出2,000億美元。美國總統川普又推文指出,期待中方每年會增加500億美元的農產品採購。

2017年時,美國對中國出口的商品(含農產品)與服務合計約1,900億美元。若按美方說法,中國等於要用二年時間將來自美國進口金額「翻一番」;中國過去幾年平均進口美國農產品金額為242億美元,所以500億美元之說,正是加倍的概念。

外界都質疑這個魔術數字如何達成。可能性不是沒有,但是要由台灣及全世界一起付出代價。2017年時中國自全球進口的商品及服務總額為2.26兆美元,代表著目前自美國的進口值約占中國總進口的8%,未來要擴大到16%,挑戰極大,但並非不可能。再以農產品為例,2017年中國總進口額為1,371億美元,未來要滿足川普的「500億美元」門檻還有多少空間。

問題來了,中國大陸需求成長幾乎不可能倍增。因而即便美國不可能滿足所有中國的進口需求,但中國「翻一番」的承諾,等同於包含台灣在內許多國家的出口,在中國市場面臨被美國取代的風險。這種「美中幸福、大家埋單」的全球負外部性問題,才是美中協議的直接衝擊。不但巴西、澳洲等農業大國應該要跳腳,歐盟的服務業者也會抓狂。原本還有世界貿易組織(WTO)可以規範這種惡劣行為,但WTO爭端解決機制最近也被美國弄得癱瘓。至於對台灣的影響,必須儘快審慎評估出來,才是政府應有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