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告中心
波蘭發展工業4.0之現況及挑戰
 [列印]添加時間:2018-11-20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瀏覽次數:3
 資料蒐集:波蘭/駐波蘭代表處經濟組

資料來源:2018.11.16 PNB Economic Review

西門子數位工廠事業部總裁Jan Mrosik對第四次技術革命總結如下:“未來產業將100%奠基於數位技術,並將通過雲端連接到網絡。因此,未來開發和新產品上市的速度將倍增,並將完全符合個別客戶期望。

調查資料顯示, 波蘭尚未對即將到來的變化做好準備。依據西門子和企業及技術部所共同發布的報告「波蘭智慧產業2018(Smart Industry Polska 2018)」顯示:微型和小型公司,占波蘭企業家數99%,對現代技術知之甚少。高達60%的被調查公司根本沒有聽說過工業4.0,只有15.5%的公司將之納入發展策略。導致波蘭企業很難引入現代技術的原因如下:缺錢(65%的回復),缺乏時間(62%)和缺乏技術人員(53%)。此外,還有官僚主義(超過78%)和缺乏人員以及缺乏國家支持(各佔71%)。

由於經濟創新程度不足,波蘭很難擺脫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令人擔憂的是, 正如普華永道PWC的「數位冠軍(Digital Champions)」調查,歐洲,中東和非洲(Europe, Middle East and Africa, EMEA)公司成功投資最新解決方案的比例與亞洲公司(19%)間存在巨大差距,且此一差距將繼續增長,因有32%之亞洲企業計劃在5年內轉變為成熟的數位生態體系,而在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這一比例僅為15%。波蘭公司接受調查時所提及之創新資金缺乏因素尤為重要,因為明天的成功(歸功於新技術)需要今天的巨額投資。

此外,波蘭的投資水準很低,智慧財產(包括研發和軟體)占投資比重僅占幾個百分點。在Vistula Spit上建立一個渠道,或建立中央交通樞紐等公共建設投資並不會改善有關創新的統計數據。

波蘭最近通過了一項關於未來工業平台基金會(the Platform for Industry of the Future Foundation)的法案。但其任務範圍為「負責密集傳播工業4.0所需的知識和技能」,並不能解決缺錢問題。很多將取決於由誰和如何管理基金會。

目前波蘭政治人物並不瞭解企業需求。例如,波蘭國會數位化、創新和現代技術委員會副主席,PiS黨議員Barbara Bubula在委員會專門討論工業4.0會議結論竟然是,外國工人移民到波蘭是波蘭企業缺乏創新的原因。

備註:本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本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正確,讀者如需運用,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