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位置: 首頁 » 公告中心
臺灣遊艇 航向新藍海
 [列印]添加時間:2018-09-17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瀏覽次數:17
 回顧發展逾半世紀的臺灣遊艇產業,從淡水河畔開始,逐漸遷往並群聚於高雄地區,歷經草創期、成長期、茁壯期、衰退期、轉型期及現今的再成長期。

在最鼎盛時期,也就是1987年時,臺灣約有數百家遊艇業者及總計出口1,800艘遊艇,不但創下極為亮麗的成績,並締造亞洲遊艇王國的美名。孰料自1988年之後,遭逢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及金融風暴等種種因素,讓臺灣遊艇業陷入前所未有的產業景氣寒冬,導至業者紛紛關廠及出口量爆跌。所幸,堅持下來的遊艇業者,發揮臺灣人特有的堅毅與韌性,將危機化為轉機,轉型後開始朝大型化、高值化及客製化發展。如同臺灣遊艇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龔俊豪所說:「唯有臺灣遊艇產業的結構轉型,才能提升品質及國際競爭力。」

因此,即便近年的臺灣遊艇年均出口總量不及200艘,但擁有與時俱進的設計與精緻專業的工法,且能即時提供優質的產品、維修及相關服務等,皆是讓臺灣遊艇得以在國際遊艇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主因。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2017年臺灣遊艇出口金額總計新臺幣42.7億元,主要出口市場及占比,美洲(79%),歐洲(約10%),亞洲(約7%)、其他(4%)。 此外,國際知名遊艇產業雜誌《ShowBoats International》統計,2018年全球80呎以上豪華遊艇接單生產,臺灣排名亞洲第一及全球第四大,從中可看出已累積60年製造能量的臺灣遊艇產業,具有相當的國際知名度與競爭力,而擁有完善產業鏈的高雄,更是臺灣遊艇產業聚落的重鎮,20多家遊艇業者及裝備廠商群聚於該區,產值約占全國近八成。
有鑑於此,本刊記者特地深入高雄遊艇產業聚落,採訪多家具代表性的成船製造業者及相關裝備廠商。在本次訪談過程中,受訪業者不約而同地表示,無論量產或客製化,最重要的核心就在於產品的定位及行銷的策略,且唯有貼近市場及聚焦於主力客群,提供最優質的產品及完善的維修等相關服務,才能拋開價格廝殺的紅海市場。也冀望,未來臺灣遊艇產業除能保持創新動能、落實跨業結合及專業分工,更能代代傳承及群策群力,持續航向新藍海。

 

 

閱讀更詳盡內容,請參閱經貿透視雙周刊
http://www.trademag.org.tw/content02.asp?id=732637&type=54